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出后 理财公司积极抢滩混合、权益等领域
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者心中一直被视为存款的替代品,具有稳健的特性,而“求稳”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也一直是银行理财公司主要的发力点。
最近,界面新闻记者发现,招银理财、平安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开始不再局限于固收理财,而是将宣传的重点放在了固收+、混合以及权益理财产品之上。
资金流向固收+及含权产品
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,市场上的资金流向已经发生变化。
民银研究的数据统计发现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,现管类增长偏弱、固收类基本平稳、混合类增长偏强、权益类波动较大。
截至11月17日,现管类规模超额变化持续负值,固收类产品在经历超额流出后出现小幅回流,但累计仍流出0.05万亿元。但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则均经历了资金流入。
除了资金的反向变化,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,理财产品收益强弱分化明显,混合类、权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超过固收类,固收+类收益率开始超过纯固收类。
民银研究分析指出,“价”的强弱变化进一步通过比价效应强化“量”的强弱变化。随着市场风格切换,固收类与权益类产品的比价效应,或不含权固收与含权固收类的比价效应,使得现管类、纯固收类产品表现偏弱,阶段性赎回压力更大。本轮增量政策,带动权益慢牛预期升温,比价效应继续发挥作用,带动不含权类产品资金流向含权类产品。
非纯债资产配置不只“权益”
监管规定,客户在购买R4及以上风险级别的理财必须临柜面签。有理财公司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这一规定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投资者的购买行为,要求面签的原因还是在于权益类理财产品的高风险属性。
权益类产品在市场规模上对市场的波动更为敏感,此次一揽子增量政策以来,权益类理财产品规模快速扩大,但伴随着权益市场的回调,已回吐此前的超额增长规模。
一位理财公司投研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,市场上的投资者对于权益类理财的态度仍然比较谨慎,作为理财公司还是要考虑到投资者的需求。未来看银行理财创造收益会逐渐转向非纯债资产,非纯债资产现在也不局限于权益类资产。
多资产策略也是银行理财的优势所在。相对于公募基金,银行理财投资范围更广,具体来看,可以投向非标资产、衍生品、商品,以及一些专户,从而借助多资产策略优势实现绝对收益。除了资产上的多样化,策略上也可以做出差异,据界面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,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策略包括价值策略、红利策略、量化策略、期权策略、黄金策略等。
除了收益上的优势,多资产策略理财产品费率也更高,一举多得。
理财市场产品格局或迎变革
民银研究在研报中指出,赎回潮以来,“低波、稳健”经营模式逐渐成为主流,但这仅是净值化转型和去刚兑过程中,稳负债导向下的次优选择。当权益市场走强,投资者博弈收益性的需求增加时,理财将不得不在“高收益、低波动、稳负债”的不可能三角中进行抉择,此时“低波、稳健”模式效果或有所减弱。
趋势上看,一揽子增量政策尽管在短期内导致了理财在总量上“量、价”承压,但这或是理财向更加多元化的大类资产配置方向转型的契机,或导致中长期内理财产品端和资产端迎来调整。具体而言,从产品端来看,混合类产品规模有望触底回升,固收+类产品规模延续强劲增长,预计带动含权占比持续上升。
“国九条”的发布意在加大上市公司分红,重视市值管理,提升盈利质量,这使得权益资产特征与银行理财资产要求匹配度增强。对于理财资金具体入市方式上,国信证券金融团队判断包括直接投资、委外投资、指数投资三种类型。其中指数投资因其成本低廉、资金容纳量大等优势,或成为未来主要的理财入市途径。
对于接下来资金入市可能带来的具体变化,中信建投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马鲲鹏预计,混合类产品和权益类产品的规模数量都将显著提高,假如2025年理财规模增加5万亿元,其中固收类产品增加3万亿元/2万亿元、混合类产品增加1万亿元/1.8万亿元,权益类产品增加0.6万亿元/1.3万亿元。
拓展阅读
热门文章
-
网络游戏板块涨0.34% 协创数据涨6.59%居首
2023-09-28 02:20 -
泰康人寿云南临沧中支被罚 虚构保险代理业务套取费用
2023-09-22 02:20 - 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合计9624亿元,长安汽车成交额居首
2023-11-10 02:23 -
通富微电跌9.87% 华金证券本周刚发研报喊买入
2024-01-27 02:26 - 苹果变身芯片企业?
2023-11-02 02:01 - 小杨哥徒弟直播带货翻车?双十一带货之外 “口水战”很忙
2023-11-01 02:02
推荐阅读